T型热电偶丝主要用于测量各种物体的表面温度,利用热电效应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检测。
通过热电偶丝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电势差异,实时监测物体表面温度变化并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,适用于工业生产、科研实验等领域。
T型热电偶丝采用铜(正极)与 康铜 (铜镍合金,负极)组合,在-200℃至350℃范围内线性度较好,但高温下铜的氧化速率加快,长期使用需避免超过300℃。主要用于低温测量,如食品加工、低温物理实验等领域。适用于低温测量,测量范围为-200℃至350℃,在氧化性气氛中使用时一般不超过300℃。热电极均匀性好,在-200℃至0℃温区内年稳定性可小于±3μV,可作为二等标准进行低温量值传递。但正极铜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差,限制了使用温度上限。热电动势与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,简化校准流程,降低测量误差。对微小温度变化响应迅速,适合高精度需求场景。
抗干扰能力强
高阻抗特性:有效抑制外部电磁干扰,确保信号传输稳定性。
柔性与易弯曲性:线径细且柔性好,便于在狭小空间或复杂结构中安装。
选型与使用注意事项
温度上限限制
纯铜正极的抗氧化性能限制了使用温度,长期使用建议不超过300℃,短期不超过350℃。
线径与温度关系:线径越细,耐温性越低(如0.2-0.3mm线径长期使用温度≤150℃)。
安装与防护
避免在含硫、氯等腐蚀性环境中使用,或选择镀镍处理以增强耐腐蚀性。
铠装结构可提升机械强度,适合振动或冲击场景。